今(22日)早上警方接獲報案,指一名男子昨晚(21日)外出飲酒後未有回家,其家人致電其手機,接聽人卻稱在紅磡海心公園附近碼頭的梯級,尋獲該電話,家人擔心事主墮海,遂報警求助。警方及消防員到場,蛙人落水進行搜索。其後,警方再聯絡報案人,稱事主已自行回家,沒有受傷。
香港海關破獲利用空運貨物走私黃金去到日本案,在196個裝有膠花的金屬盒底部夾層中,檢獲26.2公斤走私黃金,總市值大約港幣2,220萬元。 海關機場科空運貨物第三組督察趙挺笙表示,8月13日晚上,機場科海關人員根據風險評估和情報分析,鎖定查驗一票疑由香港出口到日本的貨物。 這票貨物報稱載有塑膠花盒,共14件、重194公斤。海關人員在分析這票貨物的X光掃瞄時,發現有14件貨物呈藍色但密度不高,懷疑是鐵物件的影像。 趙續稱,海關人員亦留意到,該類塑膠花貨物是低成本貨物,較少以較昂貴的空運出口, 加上最近有香港走私黃金到日本的案性,所以決定打開箱子作仔細檢查。人員見到每個紙箱內都有14個細紙箱,於是根據紙箱上的品牌進行網上搜尋,由於並無相關發現,所以引起了人員初步的懷疑。 打開細紙箱後發現內裏有一個鐵盒裝著塑膠花,但仔細檢查就發現塑膠花的盒子,側面和底部用的物料不一致,所以人員決定剪開底部的鐵板。 海關人最終發現有懷疑黃金鑄造而成的夾層在鐵拿內,在這14件貨物中找到一共196個藏有懷疑黃金的鐵盒,共檢獲重約26.2公斤懷疑黃金,估計總市值約為港幣2220萬港元,這也是香港海關本年度第三宗偵破利用空運模式走私黃金的案件。 海關有組織罪案調查科特別調查第二組調查主任翁兆灃稱,案件目前正由該科接手調查,據初步調查所得,不法份子之所以會將這票黃金走私到日本,主要原因是為了逃避當地關稅,如果這些貨物成功被偷運到日本,可以逃稅的金額大概是港幣222萬。在這宗案件中,不法份子可以說是費盡心思去收藏這些走私黃金,以及減低被海關人員查驗的機會。 翁兆灃說,不法份子以度身訂造方式,將黃金壓扁到只有兩至三張紙張的厚度,並且製作成像金屬盒底部相約的大小,收藏在夾層當中。人員發現這些黃金每一塊的重量也不超過152克,而每個金屬盒裡面所檢獲到的黃金重量也是相若,大大增加海關人員找到這些走私物品的難度。 此外,翁兆灃稱指人員又也發現不法份子刻意利用物流公司,將這些貨物以集運方式,付運到日本,他們所報稱的付運公司在香港並沒有註冊記錄。翁兆灃續指不法份子也利用了真實的公司名稱,報稱是貨物的收貨人。但海關發現該公司的業務,與一些膠花或禮盒完全不相關,而且收貨地址與該公司的業務地址也不相同,不法份子企圖利用一些虛假的收貨人和付貨人公司資料,去隱藏真正貨主的身份。 翁兆灃稱,海關會繼續追查貨物的來源,以及最終付貨人資料,調查仍在進行中,不排除會有後續的拘捕行動。翁兆灃稱認為是次行動相信已經對不法份子造成一次極度沉重的打擊,香港海關作為專責打擊走私的部門,會繼續利用精準的情報分析和風險管理策略,堵截所有走私活動。香港海關重申,走私屬於嚴重罪行,任何人士輸入或輸出未列倉單貨物,一經定罪,最高可被判罰款港幣200萬元和監禁7年。海關在有需要的時候,亦會引用有組織及嚴重罪行條例,充公所有犯罪得益,以堵截不法份子的資金來源。
今(22日)午4時許,一輛校巴沿大坑東道行駛,至南山邨多層停車場對開,撞倒一名老婦,救護員接報到場,證實老婦已氣絕身亡,警方正調查意外原因。
今(22日)午4時許,一輛校巴在深水埗大坑東邨停車場倒後時,一名老婦從後經過,女司機未察覺將老婦撞倒後輾過,救護員接報到場,證實老婦已氣絕身亡,蓋上遮屍帳篷。 現場地下停車場,以月租形式租予校巴公司使用,可停泊逾十部校巴。另一校巴司機鄭先生表示,肇事女司機駕駛校巴多年,一直無問題,懷疑死者貪方便循停車場入邨肇事。
新界北總區交通部於昨日(21日)進行打擊「白牌車」行動,於元朗區派員喬裝乘客到上水,成功截獲兩輛非法載客取酬的私家車,而涉案的兩部私家車亦被扣查作進一步檢驗。被捕人包括一名49歲本地男司機及一名39歲內地男司機,他們涉嫌「利用汽車作非法出租或取酬載客用途」及「沒有第三者保險而使用車輛」,經再進一步調查發現該名內
雖然政府立法規管劏房標準,但床位寓所就不在規管範圍內。據Now新聞台調查發現,長沙灣一個僅300平方呎的住宅單位被改建成14個床位出租,每個床位月租2,200至2,500港元,涉嫌無牌經營。房東更表示,政府暫時無理會這裡,租客亦毋須繳付按金或簽訂正式租約,只要看中即可隨時入住,住一個月後不滿意可以搬走。
行政長官李家超今日(22日)在禮賓府與福建省委書記周祖翼會面,就深化香港和福建合作交流意見。他表示,閩港兩地同處泛珠三角區域,文化淵源深厚、經貿往來頻繁,香港亦是福建省最大境外投資來源地。兩地政府自2015年成立閩港合作會議機制以來,在金融、經貿投資、創新科技、青年交流等不同領域展開全方位的交流合作,成果豐碩。他有信心兩地繼續優勢互補,共同服務國家高質量發展。 冀進一步加強閩港兩地科研合作 為國家